Menu
临床医学学科简介
发布时间: 2024-08-14 发布人: 科教部

一、学科基本情况

学科始建于1958年,1985年获临床检验诊断学硕士授权,2010 年获临床医学一级学科硕士授权,是国家卓越医生计划试点高校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省十二五优势特色重点学科、省 十三五优势特色学科 A 类。

二、学科方向

经过 90 余年的建设与发展,现有临床检验诊断学、内科学(心血管、消化)、外科学(骨关节与运动医学)、神经病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6 个主干学科方向,以及妇产科学、儿科学、老年医学、肿瘤学、急诊医学等方向。

三、优势特色

1.学科历史悠久:办学90余年,在国内率先开展医学检验本科和研究生教育。

2.办学平台丰富:建成了1个国家级科研平台: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实验室)、1个国家认可委 ISO15189 实验室、10余个省级教学科研平台:省医学检验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省医学影像多模态精准诊断科技创新中心、省精准医学药物基因组学临床转化工程研究中心、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等。

3.研究生教育国际化:2014 年成为中俄医学联盟成员单位,多年来为中国“一带一路”周边友好国家培养大量医学研究生。

4.新医科特色突出:在国内率先提出建立“森林医学交叉学科平台的新理念”,2017 年获得省一流特色交叉学科(平台),为创新新医科人才培养提供了新路径,提升了学生创新能力,形成了“懂医善药、善研善成”的办学优势和特色。

四、人才培养目标

基于健康中国背景下,培养树立大健康理念,掌握基础医学、预防医学和临床医学基本知识与技能,具有良好的思想品格和职业道德、宽厚扎实的医学理论知识和人文知识、较强的创新思维能力和临床实践能力、自主和终身学习能力、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岗位胜任力强的高素质应用型临床医学专门人才。

五、生源情况

学科生源良好。近五年,临床医学学科硕士研究生报考数量2000余人,录取626人,录取比例约31%。授予硕士学位517人。

六、国内外影响

学科成员近五年已完成科研项目229项,总经费1325.1万元;获省部级科研奖励37项,其中吉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36项;获授权发明专利15项;发表核心以上论文319篇,其中SCI检索论文172篇。断肢断指(趾)再植、手指再造、3D 打印假体植入等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与美国、德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家高校保持友好往来,举办国际国内学术会议百余场。培养人才遍布全国,其中:中国临床微生物学会主任委员谷海赢教授因发现新菌种已载入世界医学科学史册,国家卫健委临检中心副主任李金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儿中心主任刘迎龙、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三医院党委书记崔树森、北京协和医院检验科主任徐英春等均成为各领域的领军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