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互联网护理资讯

互联网+护理服务|慢性伤口护理的新曙光
发布时间: 2024-12-24 发布人: 护理部

为进一步落实《关于进一步改善护理服务行动计划(2023-2025年)》等文件要求,2023年北华大学附属医院护理部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以“线上申请、线下服务”的模式为主,为出院患者或罹患疾病且行动不便的特殊人群提供延续护理服务。“互联网 + 护理服务”作为一种创新的服务形式,为慢性伤口患者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与希望,让专业的护理能够突破医院的围墙,走进患者的家庭。

78岁的老人宋爷爷,因“右糖尿病足 右足小趾截趾术、右足清创术术后伤口不愈合”于家中自行右足热敷盐袋烫伤后感染。2024年3月20日-4月17日在其他医院治疗,出院后自行换药,伤口再次出现红、肿等情况,于2024年4月18日预约北华大学附属医院互联网+居家护理服务。患者家属在平台上提交了护理申请,详细描述了宋爷爷的病情和伤口状况,并上传了伤口的照片。平台迅速根据患者的需求,匹配了具有丰富慢性伤口护理经验的手足外科常远护士长。

图片1.png

    经多学科协作科室充分会诊,准确评估后,北华大学附属医院常远护士长准备好用物,按照预约时间准时到达宋爷爷家进行居家护理服务。在护理过程中,常远护士长还耐心地向宋爷爷和他的家人讲解伤口的护理知识,并强调了日常护理及饮食对于伤口愈合的重要性。

护理结束后,常远护士长将本次护理的详细情况记录在平台上,包括伤口的状况、处理方法、护理建议等,以便后续跟踪和评估。同时,她还与宋爷爷建立了长期的线上联系,定期通过病情及会诊结果,居家伤口换药伤口护理门诊换药交替进行中按照实际情况调整护理方案,并及时解答宋爷爷和家人在护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常远护士长的精心护理下,宋爷爷脚部的慢性伤口逐渐开始愈合。经过4月18日至5月28日连续18次的持续伤口护理,伤口已经基本愈合,宋爷爷又能够像以前一样自由活动,他的脸上也重新绽放出了笑容。宋爷爷的家人对“互联网 + 护理服务”赞不绝口,他们表示,这项服务不仅解决了他们的燃眉之急,让宋爷爷能够在家中享受到专业的护理服务,还为他们提供了很多实用的护理知识和技能,让他们在照顾宋爷爷时更加得心应手。

图片4.png

宋爷爷这样的案例并非个例。“互联网 + 护理服务”通过整合医疗资源,优化护理服务流程,实现了患者与医护人员之间的高效对接,为慢性伤口患者提供了更加便捷、个性化、持续化的护理服务。它不仅有助于提高慢性伤口的治愈率,减轻患者的痛苦和家庭的负担,还能有效缓解医院的就诊压力,促进医疗资源的合理分配。

未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完善,以及相关政策的支持和保障,北华大学附属医院“互联网 + 护理服务”有望在慢性伤口护理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为更多患者带来福音,推动医疗护理事业向着更加智能化、人性化的方向发展,从而提升百姓的就医体验,为助力健康中国,贡献我们的力量!


慢性伤口处理过程

4月18日第一次居家伤口护理:

伤口大小:右足踝部:2cm×1cm;右足外侧:2.3cm×15.5cm;

右足跟:4.2cm×2.7cm×1cm;右足底:3cm×1cm×0.5cm。

基底组织液为100%黄色,渗出液为暗红色。


4月30日第六次居家伤口护理

图片2.png图片1.png图片3.png

伤口大小:右足踝部:2cm×1cm;右足外侧:2.3cm×15.5cm;

右足跟:4.2cm×2.7cm×1cm;右足底:3cm×1cm×0.5cm。

基底组织液为100%黄色,渗出液为暗红色。


5月6日第一次伤口门诊换药

图片4.png图片5.png


5月28日第十八次居家伤口护理

图片4.png图片5.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