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新闻动态

红医名家 | 关晓辉 : 她一直走专业敬业之路
发布时间: 2025-01-08 发布人: 宣传统战部

2024年,北华大学附属医院党委打造“红医先锋”工程党建品牌,将“政治坚定、技术优良、救死扶伤、人民至上”的“红医精神”统筹融入医院事业高质量发展全过程。《红医名家》系列报道,将全面展示医院党委遴选出的三个梯队的“红医名家”,这里记录了他们传承红色基因、秉持救死扶伤的点滴故事;从医路上艰辛探索、术业精湛专攻的历程;再现了他们在疑难病症前冷静剖析和病床前的温情守护…透过此栏目,让全社会认识这些心怀大爱的医学翘楚,领略专家们的卓越风采,汲取榜样力量,共筑健康未来。

图片1.png

近几天,一个67岁患者带家属3人来到北华大学附属医院消化科门诊,感谢关晓辉主任的精心诊治助他痊愈。这个病人患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糖尿病2年,腰椎骨折术后1年,冠心病、心脏2次支架术后,脑梗3年,服用8种药物,近日胃口差、进食少、明显消瘦,家属及本人着急了,儿子在外地工作,领患者去了北京、长春等多家医院,每次去看病,均是全家动员,分别挂号心内科、神经内科、内分泌科、骨科、肿瘤科、消化内科,上下奔波,苦不堪言,去北京协和消化科就诊时,医生说“你患多种疾病、要全面检查,重点是完成胃肠镜检查除外肿瘤,心功能先调整一下,建议你们回吉林去北华大学附属医院消化科找关晓辉,她一定会帮你解决问题”。病人来院后,关晓辉组织了北华大学附属医院多学科MDT会诊,为患者制定科学、合理、精准的诊疗方案。经胃镜检查诊断“胃巨大溃疡”,病理为良性,家属坚持保守治疗,每月追踪1次,复查胃镜,兼顾其余疾病综合用药得痊愈。患者家属十分感谢附属医院多学科团队,发了短视频,并登门感谢。类似这样的MDT在近十年,关晓辉主持完成50场多学科(MDT)会诊,均给病人最佳最优治疗方案,患者极大受益。

图片2.png

关晓辉1985年毕业于吉林医学院,是优秀毕业生及优秀学生党员。1997年参加全省副高级职称考试获理论笔试第一名。1998年考取世界卫生组织(WHO)奖学金(全国20名)成为国内访问学者在北京协和医院消化内镜中心研修。1999年去日本长崎大学消化内镜诊疗中心再次研修。将所学变成所用,将技术引进我院。

图片3.png

2003年附属医院在全国首批引进胶囊内镜、超声内镜(全省首家)率先在省内开展专业代表性工作,成为国家消化道早癌防治中心联盟单位。

关晓辉现任北华大学附属医院消化病诊疗中心主任、大内科主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科基地主任、北华大学内科教研室主任,专业技术二级岗、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

图片4.png

关晓辉任全国及省专业学术9个委员及副主委,吉林市医学会消化分会主任委员,学科带头人、消化内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主任,吉林省教育厅巾帼标兵,吉林市十佳名医,北华大学拔尖人才,北华大学附属医院首席专家。

走专业、敬业之路,10年来个人专家门诊量4万余人,会诊及查房超2万人,率先开展早期胃肠癌诊断、超声内镜下消化道肿瘤分期,食道良性狭窄扩张、食道恶性肿瘤支架植入术等技术,被国内同行认可。

她注重团队建设,带领所有医生各展所长,2018年成功申报“吉林省卫健委适宜推广技术培训班”在长春主办《大肠癌早期筛查及内镜下诊治》培训班,由省卫健委组织,部分技术在全省推广。业界给予高度评价。消化科急危重症是上消化道大出血,关晓辉带领团队与急诊专业合作,2019年成功申报省内首批“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救治快速绿色通道”,目前每年抢救危险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600余例,救治率显著提高。

她注重科研,近10年获省科技二、三等奖5项,其中2项是负责人。多年培养研究生、留学生45名,进修生32人。用心教育学生,践行了“立德树人”。

图片6.png

以质控中心建设为抓手,以医联体为载体,提供连续医疗服务,2018年获全国改善医疗服务先进典型(全省唯一),获批2019-2021年国家级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吉林市唯一临床专科)单位,获科研经费500万,引进顶尖设备服务于病人。

她热爱教学工作,2018年完成《内科学在线课程》《内科学新进展》精品课项目,主编《内窥镜诊断学》第二版,已应用教学多年,近日被评为“北华大学校级重点教材”。

图片7.png

医生是个与时俱进的职业,关晓辉注重继续教育的重要性及国内影响力,近5年成功申报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3项,开展培训班 ,增加医院及学科竞争力。连续多年举办“吉林地区消化疾病中青年论坛”,提高吉林地区消化病医疗质量,加强人才梯队建设,受业界肯定。
走专业、敬业之路,积极参与国家级大会汇报及交流 ,多年作为全国-内镜麻醉医师竞赛总决赛评委进行精彩点评。

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单位的支持,医学重专业、讲传承。重技术,更重品格。北华大学附属医院内科有着优良的敬业的传统。关晓辉主任说:“让大家敬佩的刘同库教授曾传业解惑,他在国内享有盛誉是自己的榜样。消化内科几代主任王世荣教授、史淑君教授、徐惠文教授、刘以薄教授、温春阳教授均给我教导及帮助,一朝受指点,永不忘师恩。我喜欢医生职业,敬仰教师神圣。要认真对待每一个病人,特别是复杂病变的患者,拿出最优个体化诊疗方案,希望自己把专业、敬业之路走稳、走强。”

图片8.png